《當工人就要當最好的工人》
尊敬的各位評委、各位同事:
大家好!我是來自恒天重工的王劍,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:當工人就要當最好的工人。
2020年11月24日,一位34歲的青年鉗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被授予“全國勞動模范”稱號,他就是恒天重工一線工人代表李會東,徒弟口中的最強師傅,群眾心中的勵志榜樣。下面,讓我們走近李會東,一起探尋他背后的奮斗故事。
2003年,16歲的李會東背起行囊,來到了鄭紡機技校學習,畢業(yè)后,他走進了恒天重工。看到車間里復雜多樣的零部件,他感到很新奇,也感到很吃力。為了盡快看懂圖紙,掌握技術,他一趟趟跑到技術室請教,一次次加班加點訓練,從不懂到精通,從“干單件活兒”到“能在雞蛋殼上完美鉆孔”,日積月累,在毫厘之間練就了一身絕活兒。
記得在加工某產品托架時,公司偌大的加工中心,用盡了各種辦法,反復試制,卻都達不到其平面度不超過0.02毫米的要求。這時,李會東主動請纓,攬下了這個令人束手無策的“鐵疙瘩”。因托架結構復雜,李會東只能把頭和手伸到里面,小心翼翼的干了起來,一點一點延伸,一寸一寸修磨,不懼粉塵、不顧噪音、不怕悶熱,最終手工保證了產品精度,啃下了這讓人頭疼的“鐵疙瘩”,廠家也不由得紛紛豎起了大拇指。就這樣,李會東用愛崗敬業(yè)和不懈奮斗,從成為“公司技術能手”到成為“全國技術能手”,從榮獲省、市勞模到榮獲全國勞模,生動展現(xiàn)了一線鉗工平凡崗位上的不凡奉獻。
肩負技術傳承,破解技術瓶頸,2015年11月,公司成立了“李會東勞模創(chuàng)新工作室”。作為負責人,李會東吸納人才、帶領團隊,聚焦生產中的難點問題,推進技術創(chuàng)新,實現(xiàn)國家專利8項、集團獎勵43項、創(chuàng)新成果68項,累計創(chuàng)效600余萬元。
李會東說“工匠不會憑空產生,一定要養(yǎng)成好學的習慣,堅持勤學苦練”。他一直記得自己走過的路,工作中不僅對自己要求高,對徒弟楊慶源更是嚴格。在實操上毫厘必究,他們師徒一起理論學習、一起任務攻關、一起練習到深夜,在李會東的言傳身教下,現(xiàn)在的楊慶源已經成為了河南省技術能手,只需要用錘子一錘,便能夠把零件公差恢復到精度要求的范圍。2021年,李會東師徒還登上了河南電視臺“勞模工匠競風流”欄目,成為了最佳師徒。
2020年春節(jié),新冠疫情肆虐,全國各地醫(yī)用防護物資告急。2月10日,恒天重工接到國家工信部 研制醫(yī)用防護服壓條機的緊急任務,作為黨員的李會東,在第一時間就趕到了研制現(xiàn)場,提出可行的技術建議;參與組裝,通宵達旦、顧不上回家,期間的數(shù)個日夜,只能偶爾在手機里和孩子聊上幾句。雖然對孩子、家庭有歉意,但是李會東卻說“能在后方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,生產更多的醫(yī)用防護服,支援抗疫一線的醫(yī)護人員,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在他的帶領下用時8天,提前2天就完成了10臺樣機研制任務。在樣機研制成功后,李會東又立刻投入到壓條機的生產攻堅戰(zhàn)中,披星戴月、集體奮戰(zhàn),最終圓滿完成了580臺壓條機的生產任務,以勞模工匠的堅實行動,助力國家疫情防控。
偉大出自平凡,英雄來自人民。“當工人就要當最好的工人!”這不僅僅是李會東的座右銘,更是恒天重工用70余年鑄就的“協(xié)同、創(chuàng)新、卓越”的企業(yè)精神最生動體現(xiàn)。
堅定不移跟黨走,不忘初心沖在前,新時代的恒天人,必將肩負使命、昂揚斗志,奮力譜寫恒天集團璀璨新篇章,向建黨100周年獻禮!
基層黨建 | 運營管理部黨支部開展“賡續(xù)紅色血脈·匠心禮贊七
2025-07-14關愛職工丨鄭紡機開展夏日送清涼活動
2025-07-11黨建領航紡機路 國旗照耀振興夢——鄭紡機舉行七一升國旗儀式暨
2025-07-01關于作風建設,總書記有這些精彩比喻
2025-06-17“廉潔宣傳教育月”② | 公務接待要清爽不逾矩
2025-06-17“廉潔宣傳教育月”① | 一圖讀懂八項規(guī)定改變中國
2025-06-12明戒尺 言行有度 守紀律 行穩(wěn)致遠——鄭紡機召開深入貫徹中央
2025-06-11基層黨建 | 鄭紡機生產管理部黨支部聯(lián)合加工職能黨支部開展主
2025-06-11返回
頂部